马拉松经济学
42.195,一串具有魔力的数字。
仿佛一夜间,我们的朋友圈,被各地赶场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朋友刷屏,微信运动榜首始终被那几个穿着马拉松战袍的朋友霸占。马拉松,这项略显枯燥的运动,成了全民健身的新时尚。
西方有个经济学名词叫“马拉松周期”,指的是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,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以“马拉松赛事”为依托,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,而这个在欧美三四十年前普遍经历过的周期,正在中国再度呈现。
近年来,中国各城市掀起了举办马拉松赛事的高潮。据公开数据显示,我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覆盖全国31个省、区的234个城市,甚至在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的拉萨,都在举行半程马拉松。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“抽签、摇号”这种买房买车才有的方式,竟然也用在了热门马拉松赛事的报名上。
地方政府成为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主要力量。越来越多的城市尝到了马拉松经济的甜头,一场成功的马拉松赛事,可以带动包括赛前经济如文化旅游、酒店住宿等行业的联动增长。据统计,在北京等国内大型城市马拉松参赛者的人均旅游消费在3000至4000元之间;而马拉松赛事给城市品牌形象提升所带来的效益更是不可估量,一些只在地图上看过的城市,也因马拉松比赛的举行而纳入跑友们的打卡名单。
今天,你跑了吗?
□域哥